上海

从职业技能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到工作室带头人,她们用对孩子的爱做好优秀保育员

上观新闻   许沁   2024-01-12 10:47:16

去年3月,奉贤区青青草幼儿园保育师李盼获得首届上海市托幼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保育员组特等奖,同时成为“项璀保育带头人工作室”成员,在这个崭新的平台上,开启职业发展新里程。一年来,在工作室带头人的引领下,她不断接受专业的保育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学习、成长,被授予“贤城工匠”荣誉称号。

为提升幼儿园、托儿所、托育机构保育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荣誉感,1月11日,第二批“上海市保育带头人工作室”启动。

“成为一名保育员,是从小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保育员,是一直以来的追求。但要想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保育员,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发自内心的爱。”工作至今,李盼一直要求自己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做孩子们的“老师妈妈”、孩子们的好朋友。李盼带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位孩子:每次午睡时都鼾声如雷。经过专业判断,她怀疑孩子是腺样体肥大,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排查,最终证实了她的猜测,孩子及时接受了治疗……一件件类似的小事,让她有了满满的职业归属感,越来越不满足于现状,希望更科学、专业地照护好每个孩子。她不断学习,踏实工作,潜心钻研,从一名普通保育员入选成为第二批上海市保育工作室的带头人。

因为喜欢孩子,施怡毕业后选择在金山区漕泾幼儿园做一名幼儿园老师,如今已工作9年。在职场初期,有一年新学期她带托班,开学第一天,东东(化名)一来园便大声哭闹。施怡知道托班孩子难免会有入园焦虑,一心只想多陪伴、耐心安慰,以为孩子会慢慢适应。园长告诉她:要真正走近孩子,就要耐心观察。当奶奶来接东东时,施怡仔细观察,听到孩子用家乡方言和奶奶交流,她才恍然大悟:原来东东听不懂自己说的话。为了打破与东东的交流障碍,施怡寻找各种资源学说方言。有一天早上,东东走进教室,她微笑着用方言和他打招呼,又拉起他的手问“早饭吃了没?”……不久,入园焦虑缓解了。“发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走近孩子,才能了解他们。”施怡的心里暖暖的。在2023年度上海市托幼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育婴员组技能比赛中,施怡获得特等奖。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需要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不断更新。她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参加中、高级育婴员以及托班从业人员培训,不断追求专业发展。

今年,上海将进一步落实《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保育队伍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保育工作主要围绕幼儿一日生活内容展开,保育人员做着基础、辛苦、琐碎,但又很重要的活儿。保育队伍的建设,一定要贴近孩子最本真、最实际的需要,把幼儿“吃喝拉撒睡”的学问研究透,用对孩子的爱,做好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

2022—2023年,市教委共成立两批53个保育带头人工作室,遴选培养了55位保育带头人、398名工作室成员,她们都是各区和各系统的优秀保健员、保育员和育婴员。上海市保育带头人工作室通过以点带面、实操带教,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推进区域保育队伍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实践成果。2023年度上海市托幼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举行了育婴员组、保健员组的比赛,各区分别进行区内选拔赛,选送优秀选手参加全市决赛。大赛评选出特等奖4人、一等奖14人、二等奖21人、三等奖42人。参赛选手还可获得职业技能等级晋升的奖励,不仅是对选手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以赛促建、以赛促练的体现。

上海市托幼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育婴员组选手进行现场技能展示

近年来,上海深入落实“学龄前儿童善育”民心工程,始终立足“幼有善育”持续发力,多措并举提升本市保育人员队伍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通过建设保育带头人工作室、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上海开放大学承担的“托育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培训工作等,为上海市托育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图片来源:何思哲 摄、上海教育

责任编辑: 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