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第二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举行,嘉宾共议“可编程城市:数字媒介与城市文明”

上海教育新闻网   程媛媛   2024-01-02 13:12:32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2023年12月26日,以“可编程城市:数字媒介与城市文明”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暨《探索与争鸣》第三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与会青年学者围绕“可编程城市:数字媒介与城市文明”这一主题,分别从“可玩城市”“实时城市”与“代码城市”三个角度展开圆桌讨论。论坛由上海社联《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上海社科中心研究部、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

012eb114324699a8621b1c86819bff1.jpg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聚集了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青年学者,分别从文化变革、治理变革、空间变革的角度研究数字时代的城市文明,非常有意义。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十四五”科研规划围绕“数字城市共同体”建设展开,未来几年将系统地推进这个方向的研究,为上海人民城市建设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的建设服务。

c8f1c7f663f6d991e94ec35ccfc8b9d.jpg

论坛由三场圆桌对话组成,分别围绕“可玩城市:可编程城市的文化变革”“实时城市:可编程城市的治理变革”“代码城市:可编程城市的空间变革”展开对话,来自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建筑学、文艺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从文化现象、治理架构、空间形态三个方面探讨数字媒介革命之于当下人类都市文明的意义。

数字媒介使可编程城市展现出“可玩城市”的文化新形态。“可玩城市”,意味着数字媒介可以成为好玩的虚实互嵌游戏,交转城市的不同社会系统,将游戏拓展到多元城市领域,介入城市锈带改造、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网红打卡地交互等活动,激发人们以轻松愉悦的游戏化方式积极回应当前城市问题,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第一场研讨中,三位青年学者分别从可玩文化与城市文明建构的关系、数字时代传播现状与游戏理论的关联、电子游戏中虚拟地铁系统传递的城市想象等方面,探讨了数字媒介带来的城市文化变革。

“实时”是当下的数字时代所展现出的独特沟通力:人、物、环境与技术系统形成了“实时”反馈回路,创造了一种新的城市形态。所谓“实时城市”,指的是城市存在于实时生成、实时运转、实时监测、实时处置的动态过程之中,由此形成了全新的治理方式和机制。第二场研讨中,三位青年学者以作为当前数字城市治理实践基石要素的“数据”这一关键概念入手,分别从城市治理界面、政府治理模式和数据市场交易等方面探讨了可编程城市的治理机制变革。

数字时代无处不在、精确定位、多元融合的地理媒介正在重塑城市与人的关系。代码、传感器、数据、算法共同作用,在城市中推动着人与非人交互的新组织形式不断涌现,推动着城市的物理空间、心灵空间、代码构建的数字空间深入互嵌,给城市空间带来深刻变革。第三场研讨中,三位青年学者分别从代码城市的地方生成、城市时空异质性与城市空间的视觉性等维度出发,探讨了可编程城市的空间变革出发,探讨了可编程城市的空间变革。

9de625aa24614bec6056b39097790ad.jpg

最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在总结中表示,面对汹涌而来的数字化浪潮,过往的经典研究框架,面对全新经验越发展现出不适配的一面。面对这样的挑战,社科学界,尤其是作为“新鲜血液”的青年学人,要深入探索数字技术逻辑,从而努力开拓、创新社科研究的新范式。

针对本次论坛的内容,孙玮提出三个关键点:第一是视角的创新,以“可编程城市”这一新概念为切入点,将过往研究中的城市视角与媒介技术视角结合起来,思考如何创造出城市-媒介综合视角的新理论。第二是强调独特性,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逻辑与过往的社会文化现象不同,要首先深入到其原理中去,然后再从技术逻辑出发,将之和政治、经济、文化的逻辑相结合,从而创造出全新的研究思路。第三是创造,在充分进入全新田野与转变视角的基础上,我们要努力创造出新的理论概念和分析框架,来应对当前数字城市社会与城市文明等各种新问题。


责任编辑: 程媛媛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