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2023年十大流行语”公布 “流行语”该怎样在中小学校园流行?

上海教育电视台     2023-12-08 11:44:21

这两天,“2023年十大流行语”成为各大网络平台热议的话题。从“双向奔赴、村超、特种兵式旅游“,到“显眼包、搭子”。这些具有新意的语言表达,不仅是网络热词,也同样是生活场景中使用度较高的流行语。那么,这些流行语对于校园里的中小学生来说,是否也同样流行呢?

“十大流行语”包含: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搭子;多巴胺XX;情绪价值;质疑XX,理解XX,成为XX。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小学生对这些“流行语”并不陌生,甚至了解的还更多。

来源:《咬文嚼字》

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视新闻》


大部分网络流行语往往起源于网络或社会事件,经过网友们的“玩梗”而不断扩散开来。有学校老师向记者表示,目前也有不少学生会在课堂上、作文中使用到流行语,比如“蓝瘦香菇”、“发疯文学”等。

俞丹萍 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教研组长


这些新奇幽默的流行语,作为现代社会语言环境的产物,不仅折射出了部分社会现象,也体现出了越来越趋于网络化、大众化的语言使用习惯。而这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否会影响他们的语言使用规范呢?对此,家长们也有不一样的看法。有家长担心孩子在学习中会受到口语化字词的影响。也有家长认为孩子能够灵活运用流行语在作文中会更加生动、形象。

网络流行语作为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特殊需求。有学校老师表示,在“双新”背景之下,这些流行语不仅不会对语言规范产生压力,反而还成为了课堂上鲜活的案例,成为中小学生观察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窗口。

宋士广 上海市大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黄浦区语文学科带头人


流行语并不等于流量语,专家表示,经过时间的推移,语言会进行自我净化和过滤,淘汰掉部分“跑偏”的流量语,保留下具有“真价值”的流行语。学生和家长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 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