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选择哪个专业?建平中学的大学学术营让学生认识自己找到“最爱”
上观新闻 龚洁芸 2023-12-04 10:27:06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金秋时节,一群上海学子,欢呼雀跃着走出校园,奔赴祖国各地,寻找自己的未来之梦——前不久,建平中学高二年级的220位学生分赴五地,开启为期一周的研学之旅。在北京、天津、西安、武汉和上海的顶尖高校,他们走进实验室近距离聆听教授们授课,坐进教室感受大学生们的课堂,徜徉在校园里感受浓厚的大学氛围……在分秒必争的高中时期,用整整一周的时间让孩子们寻找“梦想”,建平中学校长虞晓贞说,孩子们心中有梦,未来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走进实验室开启生涯体验
通过深度职业体验来进行生涯教育,是建平中学的办学特色——三年里进行五次体验,认识不同的职业,找到心中所爱,并且为之努力奋斗。
今年的研学之旅,是建平中学在此基础上的又一次创新,也是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一次尝试,“高二的学生,到他们真正踏上工作岗位,还有5到8年的时间。这期间,一个行业可能会有巨大的变化。在这之前,‘学术研究’也是一种‘职业理想’。我们想让学生走入中国顶尖大学,通过参观校园、参与实验室活动、沉浸式体验大学课堂,在高校实景中感受大学的学术氛围;通过与教授、在校生的交流,思考未来的专业方向;通过亲身的实践,获得真实的经验,从而逐步明确和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她说,学生们对于上海和周围省市的高校已经了解得比较多,因此这次的学术营走到更远的远方去,让孩子们探究更多陌生的学科和领域。
“一周里,我们北上,深入燕山之麓,在紫禁城与天津卫下放声高歌;我们西去,拜访长安故里,在黄土地上慨然奋进;我们溯长江而上,望江河叹五湖,在江城之滨砥砺壮志豪情……”回到上海,高二(4)班的严家聪写下了过去这段令他们心潮澎湃的经历。过去的这一周,他的同学们,去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在校园漫步,在课堂旁听,和师兄师姐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憧憬未来校园的美好生活。
找到“喜欢”比“实惠”更重要
问学生们大学想学什么专业?不少学生会给出这样的答案:“爸爸妈妈觉得金融、法律或者考公方便就业,未来工作形势比较好。”但真的适合自己吗?对于这个年纪的中学生而言,并不真正了解,但选择大学的专业,就意味着自己定下了未来职业的方向。
陪伴终生的职业,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我看到他们的眼里有光,走进学院的大门,就被大学生们向上的氛围深深感动,”高二7班的周家仪说,当她和同伴们走进天津大学的建筑学院,就感觉到“创新精神弥漫在空气中”,“在和学长的交流中,我看得到他们对这个专业的深深热爱。这里甚至不像一个学院,更像是一个自由工作的空间,每个人都在这里追寻自己的理想。”她说,这就是她理想的大学生活,以及未来能为之奋斗、工作一生的动力。
高二12班的唐焱旸是一个化学迷,从北大清华回来之后,他更坚定了自己要去读“强基”的目标。“我知道学习基础学科很累,家人们也会觉得‘读的时间长又赚得少,不实惠’,但我十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唐焱旸说,他在北大听了教授的一堂课,教授对他们说“做基础学科,就是为了找到‘0到1’的突破”,“教授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决定未来学化学,是因为它不仅能跟我个人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还能把我个人将来的发展走向去跟国家将来的发展结合起来,这让我充满了动力。”
“我们还在校园里做了关于职业生涯策划的随机采访,也碰到了许多来自上海的学长学姐,他们跟我们分享了选择的心路,他们都是充实而积极向上的,这样面对面的交流,更让我们心生向往。” 高二 7班的李姝瑶说,“一位从自然科学转向哲学的学姐说,热爱才是做出人生第一次选择的关键。”
青年肩负责任志在高远
在这次游学过程中,除了深度了解高校,还从中了解学校的历史和过去年轻人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学校还安排了许多特色的路线。走出校园,了解大国重器,让学生们豁然开朗。
在去西安的旅程中,学生们走进了西工大的实验室。“西工大的实验室里有很多高精尖的技术,能对我们高中生开放,真的太幸运了。”高二6班的徐睿齐说,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最前沿的科技技术,虽然不一定能听得很明白,但却能感受到学校对于国防人才或者说理工科人才的渴望,也给了他深深的感触。也是在西安,学生们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史馆里了解了学校从上海交通大学迁往西安的历史,学生们觉得,“西迁精神”对于当下的青年“志在四方”,也是一种使命和感召。
在去往武汉大学的这条线里,学生们还在学校的安排下前往武钢集团有限公司。“我在长达1000多米的一条生产线上亲眼看到滚烫的钢板从机器里面推出来,在轨道上奔驰,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非常震撼。但同时,这条生产线上仅有几个零星的工人在工作,”高二(4)班的严家聪说,他在武钢看到了保留下来的“1号锅炉”,这是历史的传承和发展,而发展的未来,就要靠我们的年轻一代。
“好男儿志在四方,上海的孩子未来也能有无限选择和方向。职业生涯从大学起步,我希望这样的学术营能给孩子们架起一座‘桥’,通过这样的生涯体验了解自己心中所爱,追寻心中的梦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虞晓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