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上海高校2022-2023年度十佳社会类奖助学金揭晓

文汇     2023-11-21 11:11:56

undefined

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捐助在高校学生资助育人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为进一步鼓励更多社会力量捐助育人,推动各高校建立完善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保障体系。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征集首届上海高校社会捐助资助育人典型案例的通知》精神,经学校推荐、材料审核、专家评审和实地调研,10个优秀项目被评为“上海高校2022-2023年度十佳社会类奖助学金”,表彰大会在上海海关学院隆重举行。

获奖项目中,有黄旭华院士为激励优秀毕业生报效祖国,慷慨捐出所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的“黄旭华奖学金”;有为“爱国重教、培育英才”,针对西藏、新疆少数民族优秀师范生专设的君远奖学金;有持续数十年为100多所高校优秀师生提供支持的企业奖学金;有校企深度合作、感恩回馈母校、助力学生综合发展的企业奖助学金;更有耄耋老人、爱心人士捐出毕生积蓄设立的手拉手奖助学金……

这些社会捐助资助育人先进典型项目,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簇簇烁光聚而成炬,莘莘学子沐光前行,期待更多的社会关爱一起加入进来,共同照亮高校学子的前进之路!

黄旭华奖学金  

上海交通大学

黄旭华院士,上海交通大学1949届船舶制造专业校友,201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20年,黄旭华院士向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慷慨捐出自己所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相关奖金,设立“黄旭华奖学金基金”,用于激励优秀毕业生积极投身祖国国防军工事业。

自黄旭华奖学金项目设立以来,上海交通大学以该奖学金项目为重要抓手,完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鼓励和支持下,投身国家重点行业建设,与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在国家重点行业及领域的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

迄今为止,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有36位优秀学子获黄旭华奖学金。历年获奖学生毕业后奔赴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下属研究所等重点行业单位,将自己的科研储备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去,力求知行合一,去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专业所长,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王云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王云基金是由上海明泉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云先生于200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捐资设立。

王云,出生在四川南充蓬安县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家境不好,但王云自强上进、敢闯敢干,先赴深圳打拼,后转战上海,并于1994年创立上海明泉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事业成功后的王云念及自己的经历,深感贫寒学子读书的艰辛与重要。2006年,王云通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捐资设立“王云基金”奖助学金,用于资助贫困生、奖励优秀学生。截至2023年底,华东师范大学王云基金已连续资助师大学子十八年,累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375万元,资助学生4000余人次。

师大学子在受到“王云基金”资助与鼓励的同时,也始终不忘笃志勤学、全面发展,同时传承温暖、志愿公益。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王云基金获奖受助学生自发成立了公益类学生组织——云友会。它以“传递爱心·互帮互助”为宗旨,在学校的有效指导下,在“王云基金”的资金支持下,云友会积极策划开展各类育人活动,每年组织各类志愿服务百余次,参与大学生志愿者超千人次;同时,策划双创训练营、主题研学等各类五育培养项目,直接受益学生数百人次。

宝钢教育奖学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宝钢教育奖学金自设立以来,为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奖掖优秀人才,力行尊师重教,推动产学合作,支持教育发展”为宗旨,是全国最具知名度的教育奖项之一。截至2022年,共计全国120余所高等院校的26875名师生荣获了宝钢教育奖,用于教育奖励和资助金额累计2.7亿余元。宝钢教育基金会网站“获奖者风采”栏目持续介绍获奖师生事迹,累计有315篇弘扬获奖师生优秀品质、卓越能力、感人事迹的宣传报道。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学生资助工作的政治责任和育人使命,以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为重点,在宝钢教育奖学金的支持下,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社会资助新兴范式。截至目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生共计284人,2024届已签约102人。

上海医药雏雁励志明德奖助学金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医药)是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主营业务覆盖医药工业与商业。2015年10月,上海医药与华东理工大学签约共建“励志明德班”,捐资设立“上海医药雏雁励志明德奖助学金”,成立“上海医药雏雁励志明德班俱乐部”。截至目前,上海医药共捐赠150万元,奖助学金资助学生255人,活动经费资助学生1243人。

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获得“上海医药雏雁励志明德奖助学金”学生中走出了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上海市“新时代上海闪光青年”、上海高校十佳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等优秀学子。近年来,累计有28名同学到部队服役,8名同学参加研究生支教团。与此同时,上海医药与华东理工大学的合作不断深入,近5年共招聘176名华理学生。

君远奖学金

上海师范大学

坚持爱心的流动与传递,终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0年,在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下,上海师范大学设立了“西藏、新疆少数民族优秀师范生君远奖学金”,以此奖励学校新疆和西藏地区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优秀师范学生,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奖学金设立至今,已奖励330人次少数民族师范生,总计发放了77万元奖金。获奖学生对于西藏、新疆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资助工作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精准资助为基础,以扶智强志为支撑,以赋能筑梦为核心,以蓄势反哺为目标,持续探索完善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形成资助方式有效互补、资助过程无缝衔接的长效机制,做有温度的助学扶困、有深度的扶志育人、有态度的公益服务,推动新时代资助育人和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平官校友”奖助学金

上海海关学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上海海关学院校友潘平官,设立“平官校友”奖助学金,则做到了只要有一颗感恩济世之心,兼济天下不必等到达时。

2015年,当时的潘平官毕业才十余年,苏州赫耳墨斯国际运输代理有限公司的事业刚起步,尚在艰苦创业,便执意向学校提出捐赠奖助学金。潘平官决定以“递增式”捐助来鞭策自己持续艰苦奋斗反哺母校,他提出:10年间,分别以15万元、20万元、25万元的递增方式向学校总计捐赠200万元;将压力给到自己,将爱心奉献给母校。2015年至今,“平官校友”奖助学金已资助632人次。

除了“平官校友”奖助学金之外,上海海关学院还设有顺丰奖学金、中菲行奖学金、靖霖奖助学金、园报奖助学金、密尔克卫奖助学金、泓明奖学金等9个社会类奖助学金,2023年度资助学生186人,占到该校通过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学生的75%,占在校生的6.5%。

张乃新奖学金

上海外国语大学

张乃新慈善教育基金会会长刘伦在谈及为什么要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立奖学金时,曾不无动情地说,中国目前在世界上崛起的速度非常快,帮助学外语的同学改善条件、集中精神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发展,为国家和民族服务。

2004年至今,张乃新奖学金已经累积帮助1686人次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金额超过八百万元人民币,是学校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的社会类捐助项目。十八年来,受惠于张乃新奖学金的上外学子遍布于世界各地、活跃在各行各业。

刘伦身在海外却心系祖国,他时常与学校探讨,奖学金如何才能真正帮到最需要的学生,既做到雪中送炭,又能够拓展更多育人的空间和可能。不仅如此,刘伦坚持每年回到学校与获奖学生交流,鼓励大家自强自立、爱国奋斗。疫情期间,年届八旬的他摸索安装腾讯会议,与学生视频座谈。他以自己的方式实践着设奖的初衷,以自己的智慧启发着学生,更以对国家发展的信念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鼓舞着学生。

“手拉手结对助学”(蒋孔悌、赵琴夫妇)

上海海洋大学

“我们两个都是老党员,年龄大了干不了大事情,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这是98岁的蒋孔悌和91岁赵琴这对离休干部夫妇对上海海洋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工作人员讲的话。2008年,蒋孔悌、赵琴夫妇看到报纸上登载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手拉手结对助学”项目的消息后,老夫妻第一时间来到基金会结对资助了10名大学生。

“我们那一代想读书但没有条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了积蓄,就想着多资助几个孩子读书。比起原来受到的苦,现在这点节省真算不了什么。”2008年来,老两口省吃俭用,把工资、存款拿出来,向儿女集资,至今已结对资助包含70名以上上海海洋大学学生,共计130名上海各大高校的贫困学生,资助金额超过百万元,实现了蒋老先生有生之年结对学生达到一个“连”(130人)的心愿。

“杨霖奖学金”

上海理工大学

杨霖先生(1929-2016)福建闽侯人,抗战期间,曾就读于西南联大附中,受闻一多爱国思想感召,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46年考入上海理工大学前身之一的国立上海高机。杨霖先生虽然身居海外半个多世纪,仍然心系祖国,对母校的教育之恩念念不忘。当他目睹母校日益发展壮大后,萌发了为母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的心愿。2002年杨霖先生向母校捐赠100万元人民币,设立上海理工大学杨霖奖学金,用于奖励在校的优秀贫困大学生。2008年杨霖先生再次捐赠100万元港币,体现了校友传承的大爱奉献精神。

迄今为止,已经有六百余名上理学子受到杨霖奖学金的资助,学校以该奖学金项目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奖学金的价值引领作用,每年通过典型选树、颁奖典礼等多种形式,鼓励受助学生砥砺奋进自强不息,同时开展受助学生学习经验分享、朋辈辅导和社会公益活动,激发学生的感恩回馈意识。受资助学生中多位荣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二十年来很多学生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成为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又以实际行动回馈母校。

永福奖助学金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永福奖助学金由上海永福园陵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主要用于奖励和资助学校的优秀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迄今为止,永福园已资助超410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资助金额超过120万元人民币。

永福园在做好物质帮扶的基础上,携手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推动学生资助由“保障型”向“发展型”延伸,通过开展红色场馆参观、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讲解员大赛等活动,用鲜活的历史感召学生、用英雄的事迹激励学生,助力学校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扶困”与“扶智”和“扶志”相结合,进一步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厚植爱国情怀、激发报国志向,不断增强资助育人吸引力和铸魂育人实效,补足学生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


图片来源:文汇报资料图

责任编辑: 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