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 | 代蕊华:胸怀“国之大者”,锻造新时代强国之师

文汇报   代蕊华   2023-11-02 12:59:59

在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教育家精神的提出为新时代人民教师指明了精神坐标、提供了行为指南,为培养造就强国之师筑牢了精神支柱、厘清了实践遵循。
      
       应该看到,教育家精神本身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的完整精神统一体。传承和弘扬教育家精神,需要我们对教育家精神有整体性把握和具象化表达,需要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适应新时代要求培养和造就强国之师。
      
       教育家精神是优良传统精髓的当代诠释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看,先进知识分子身上一直流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道、授业、解惑”“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精神追求与独特品质。从孔子到蔡元培,再到于漪、黄大年等“人民教育家”“时代楷模”,教育家立足优良传统,更背负时代使命,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深入发掘了优良传统的当代价值。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教育家精神在理想层面的国家和人民立场,唯有将自我生命与更为恢宏的国计民生事业进行内在关联,教师才能一往无前引领学生向上向善;“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是教育家精神在道德层面的人格力量;“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教育家精神在授业解惑层面的具体要求;“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教育家精神在情感层面的鲜明表达;“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是教育家精神在社会层面的责任担当。
      
       教育家精神是推进强国建设的时代呼唤
      
       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求广大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师要具备宽广的文化视野和胸怀,自觉承担文化强国使命。一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主动融入中华文明独特品质和文化基因,弘扬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担当历史责任。
      
       面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格局,教师要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关切”,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职业目标,努力成为建设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中坚力量。要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科学基础,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促进学生从“理解科学”到“参与科学”的转型。同时,教师也需要实施多样化、跨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再建构,不断塑造和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创新力。
      
       以知识传递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模式,已不足以回应“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需要。因此,对标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要落实尊重差异、精准施教的育人理念,将每个学生看作独特的生命个体,在深入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性特点、多样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创设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同时,广大教师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地带领学生研究真问题,情境式地激发学生学习真兴趣,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队伍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时代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造就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名师名校长的任务越来越紧迫。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明确了教师职业成长与专业发展方向,促使教师努力涵养大国良师的理想信念,自觉投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不断提升自我,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助力。同时,激发教师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促使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教育家精神能够成为贯穿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全过程的基本遵循。其一,在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上,以教育家精神的要求重点提高职业理想与学科素养,推动职前教师“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协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其二,在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同时,推进“强师计划”“优师计划”“国优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等举措,进一步实现“严把教师入口关”,保障职前教师培养质量;其三,相关部门能够依据教育家精神健全教师招聘引进、培养培训、考核晋升、评奖评优等各项制度和教育教学、学科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种职业规范体系,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促使每一位教师具有担当精神、专业追求与职业认同,锻造并涌现更多大国良师。
      
       (作者为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 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