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大学生”演“大先生”,上海交大校园原创大师剧《海菜花开》震撼首演

上海教育新闻网     2023-09-18 12:17:33

本网讯(记者 程媛媛 通讯员 曾玉竹 上官文臻 )9月16日,话剧《海菜花开》在上海交通大学菁菁堂震撼首演。作为校园原创“大师剧”,《海菜花开》演职人员和幕后工作人员全部由上海交通大学师生组成。他们从零开始、深度参与,将新时代“老人与海”的故事,述说给每一位观众,打动了每一位观者的心。交大学子们用一整个火热的夏季,完成了一次“从0到1”的集体创作,开展了一次鲜活的美育教育,打造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大学生”演“大先生”

“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设计和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辈子不后悔!”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孔海南”站在舞台中央,铿锵有力的话语响彻交大菁菁堂。这部由交大师生自编自演的话剧,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孔海南教授的洱海治理经历为蓝本,演绎出孔海南教授及其团队扎根西南20余载,守护洱海水清花开的感人故事。

这个暑假,50余位同学,从全校20余个学院、本硕博不同年级汇聚,他们放弃了暑假,从零起步、扎根剧组、刻苦排练,用一个暑假做一次最难忘的事情。“穿上衣服配合着灯光舞美在舞台上演绎,我像是在其中活成了孔海南老师,心绪随着剧情的走向而起伏。”孔海南教授的扮演者黄迪彬说道。当谈起话剧中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黄迪彬认为是孔海南老师归国的一场戏。彼时国内水环境状况触目惊心,相比于水治理研究上的艰难险阻,更难以克服的是回国后家庭安顿和工作去处。“纠结矛盾的心情让剧中孔老师的形象更为立体,在这出戏中,对于孔老师舍‘小我’为‘大我’的事迹,我也有了更真切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孔老师勇于挑战自我、担负家国使命的精神,还有排演过程中导演在打磨台本过程中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态度,已经逐渐渗入我的骨髓,这些无价的瑰宝,一定会在未来发挥出无与伦比的力量。”

孔海南教授的另一位扮演者李鑫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此次排演经历也令他收获颇丰。“作为完全零基础的参演人员,需要从头开始学习舞台调度、语言层次和情绪表达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在此过程中,我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在诠释角色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对未来的人生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此次《海菜花开》的排演经历更坚定了我扎根基层工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而在《海菜花开》话剧的幕后,同样也有一批深受孔海南老师事迹鼓舞,为打造出这场视听盛宴而默默付出的交大学子。“作为一名环境专业的学生,我从本科进入交大的第一天就听着‘老人与海’的故事。孔老师及其团队坚守在洱海数十年的治水精神鼓舞着我,让我选择继续攻读环境专业的研究生。此次话剧,我在最近的距离观看同学们的表演,每一次设置舞台装置时,我都希望将每一束追光、每一场音效、每一次换场,努力渲染出最饱满的情绪。在排演中,一次次打磨、一场场讨论、一幕幕优化……我真切感受到一群人齐心协力,努力将最精彩的表演呈现给观众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这段经历也将成为我毕生难忘的事情。”来自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龚轩昂感慨道。

一朵海菜花,一朵致富花

水清花开。每年夏天,洁白的花朵如满天繁星般盛放在云南大理洱海澄澈的湖面上。从稀疏难见,到成片开放,海菜花的复苏,见证着孔海南教授坚持一线治理洱海水质的经历。由于洱海水体污染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海菜花一度难觅踪迹。 2000年,心系祖国的孔海南教授毅然从日本归国,投身祖国的水治理事业,带领团队打响一场旷日持久的“洱海保卫战”。他们把实验室建在农户家里,在距离上海2300多公里外的大理洱海扎下根来;他们长期定位观测和分析2500多平方公里流域,形成了湖泊环境与绿色发展相协调的科学治湖模式;他们用10年积累、5年实践、3年攻坚,守护那一汪澄澈透明的碧水,让海菜花再次绽放,重现了大理“母亲湖”的风采。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孔海南不仅做走出实验室的“科学家”,更做走入课堂的“教育家”。孔海南的课堂在教室,更在治理现场。在学生培养中,他注重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工程研究为手段、以现场示范为验证,将学生培养与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与思考能力,让学生们在真正的科研实践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素养。十余年来,团队共计师生1000余人次驻守一线,共完成野外样品采集30000余次,分析水质指标160000余次。他们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洱海边,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

每天早上八点半出海,到下午四点半34个采样点全部走完,用自己实测得来的第一手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孔海南及团队的习惯传承和实践坚守。在这场生态环境保卫战中,孔海南不是一个人,他的身后始终站着一支年富力强的队伍。2018年1月,孔海南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们以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诠释了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2023年,孔教授的团队登上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团结奋进新时代——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授牌活动”,面向全国展示了交大人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致力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融双促的风采。

一朵海菜花,一朵致富花。在水治理工作卓有成效后,孔海南着力推进海菜花的产业化,积极推动“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海菜花的经济价值极高,一亩净利润能有七八千元。如今,我们正在助推洱源县扩大海菜种植面积1倍至数倍,同时推动贮藏保鲜重要技术突破与全国市场拓展。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带动洱源百姓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更能让海菜花这种具有高营养价值食物,走上全国老百姓的餐桌;让海菜花这株洱海的原生态之花,变成洱源百姓的致富之花。”孔海南如是说道。“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孔海南二十年如一日不辞辛劳的坚守,绘作一幅新时代“水与湖”的治理图,图中说尽他对“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实践。

展现“大师”,培育“大家”

从2022年初剧本策划到2023年9月正式演出,《海菜花开》的筹备工作历时近两年。为了还原最真实的情景和细节,剧组导演与交大师生一对一细细打磨剧本与演技,翻阅文字和影视资料30余部,多次与孔海南先生和其助手座谈……这堂以话剧为载体的美育课与思政课,把融合科学家精神与教育家精神的“大师”精神沉浸式地传递给新时代的青年们。

“这次我们通过最前沿的视觉技术,充分挖掘丰富的校史资源,将校徽、校园建筑融入舞台设计,希望让交大学子们在观看剧目的同时增加对学校历史的了解。此外,也希望通过话剧的形式,展现‘大师’的力量,让更多大学生在大学这样一个重要的阶段,形成一种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理解并传承‘选择交大,就是选择了责任;走出交大,就是勇担使命’的交大精神,培育出更多的‘大家’后备力量。”《海菜花开》总导演王培谈及创作初衷时说道。

首演现场掌声如雷,在场学子深受触动。“在观看完《海菜花开》后,我对孔海南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守护洱海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深刻意识到‘绿水青山’的重要性,也明白身上的担当与责任。今年,我成为了2023级博士研究生新生的一员,未来,我将以孔海南教授等老师为榜样,传承交大精神,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霍旭阳说道。

《海菜花开》话剧,将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引导“05后”新生在入学第一阶段系好第一粒扣子。“在入学交大前,我早已耳闻交大版‘老人与海’的故事,军训期间也时常能看见《海菜花开》剧组的同学们驻扎在逸夫楼,忘我地进行排演,这让我更加期待这部话剧的首演。坐在菁菁堂,两个多小时的大师剧《海菜花开》,仿佛把我们带回了洱海之畔,让我对交大人这份十数年如一日守护绿水青山的洱海情结,有了更为深刻、更为沉浸式的认识。未来,我也希望发挥自己的所学,让交大精神之美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为校园文化建设和讲好交大故事贡献自己的力量。”2023级本科新生迪丽娜孜·达吾列提说道。

美育塑造美好心灵,美育造就时代新人。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等学府,上海交通大学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近年来,先后推出原创话剧《钱学森》《清贫的牡丹》,原创校史舞台剧《积厚流光》,沉浸式校史情景剧《循声探秘·声动交大》等剧目,不断提升交大文化的原创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引领力。建设培育交大特色高水平美育实践平台,2023年成功举办首届“李叔同杯”校园戏剧大赛,不断深化交大精神的弘扬与传承。此外,上海交通大学积极推进艺术类社团建设和发展,一大批立足校园、辐射社会、记述时代的学生原创作品应运而生。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原创音乐剧《鲁迅》,获得校内师生和社会各界好评。

“向上走,发出光,作炬火”的奋进精神,通过菁菁堂的舞台传递给了每一位在场的交大学子。感受美、理解美、传播美。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坚持科学素养和艺术情怀相结合,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将美育传统引入思政实践,以美育丰富课程体系和校园生活,让科学与艺术之美浸润校园,化育人心。


责任编辑: 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