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工博会精选⑤|东华大学陈南梁教授团队:为世界首颗高轨卫星“编织”高科技天线关键材料

上海教育新闻网   朱一超 蒋金华 郝道欣 颜惠芳   2023-09-15 14:45:06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将于9月19日-2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回归线下举办。其中,高校展区815项参展项目亮点纷呈,将聚焦“低碳化发展”“数字化转型”趋势,坚持创新引领,以高水平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跟随小编一起来探营,看看上海部分参展高校有哪些精选项目吧——

东华大学陈南梁教授团队:为世界首颗高轨卫星“编织”高科技天线关键材料

如何让卫星既看得广、看得细,又看得快、看得清?卫星天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AR)——陆地探测四号01星,大型环形合成孔径雷达天线已成功展开,卫星正式“上岗工作”。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陈南梁教授团队首创的极细金属单丝网状织物“微张力”编织技术,为卫星大型可展开天线“编织”出新型超轻反射面材料,东华纺织与航空航天再次碰撞出科研火花。此次工博会上,东华大学陈南梁团队的星载大型可展开天线反射面金属网材料将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推介并展出。同时,东华大学携18项科研成果参展,项目涵盖航空航天、环保民生、数字智能等多个领域,引人关注。

陆地探测四号01星进入工作轨道

据悉,这颗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的高轨卫星,单次成像覆盖我国近1/6国土面积。它将服务于防灾减灾与地震监测、国土资源勘察以及海洋、水利、气象、农业、环保、林业等行业的应用需求,是我国目前行业用户最多的遥感卫星。

挑战“不可能”,让巨型天线兼具“轻”“大”“强”功能

为了让高轨卫星在浩瀚的宇宙中既要看得广、看得细,还要看得快、看得清,卫星天线既要满足重量轻,方便卫星携带升空,还要展开口径大,满足信号接收需求,更要具备一定的强度以保证卫星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下“生存”。

为了让卫星天线兼具“轻”“大”“强”这三种看似不可兼容的特性,陈南梁带领团队骨干教师蒋金华一起啃起了这块科研“硬骨头”。据蒋金华教授介绍,之前应用在北斗等卫星上的星载天线金属网选用的是金属钼丝原料,极细金属钼丝柔软,但强度不够,通常采用并线合股来提高整体强度。为了进一步降低材料重量增加反射面面积,此次团队直接采用极细金属钼单丝进行编织,摒弃传统网状经编织物编织思维定式,创新研发了“微张力”经编网状织物编织新技术。

陆地探测四号01星大型环状可展开网面天线

在实验室,有了“从0到1”的灵感和初步成果,下一个难关就是产业化生产和工业化应用,而传统编织设备已无法满足单丝编织这一创新要求。于是,从2018年起,该团队和湖南常德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合作,重新研发设计生产装备,并联合东方国际相关单位开展产业化攻关。历时4年多,全新的天线金属网诞生:只有头发丝三分之一粗细,展开面积却可达一个篮球场的大小,强度也大幅提升。这样一来,帮助高轨卫星大大减轻了重量,并有效提高了其可展开天线反射面的面积和通信能力。如今,陆地探测四号01星装载的大口径环形展开反射面,成为目前我国口径最大、结构最复杂、展开环节最多、研制周期最长的天线。

从“织造”到“智造”,东华纺织与航空航天“燃”出科技火花

“纺织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专业,有很深的内涵和外延。现代纺织不再是传统的穿衣织布,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东华大学陈南梁教授谈起中国纺织的发展,满怀憧憬。作为一个在纺织领域扎根教学和科研近四十年的纺织人,他始终将纺织学科特色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起来,咬定纺织智造不放松,不断将论文和科研成果书写在祖国大地上和浩瀚星辰中。

陈南梁带领团队开展科研攻关

从助力“天宫一号”“天宫二号”成功飞天的太阳能帆板“玻璃翅膀”,到研发北斗导航、“鹊桥”中继卫星的“星载天线金属网”,陈南梁科研团队一直坚守着东华纺织人的“初心”,接下了一个个航天项目,为国家重大战略推进贡献了纺织人的力量。一次次飞天梦想的实现,不仅刷新着中国人的飞天高度,也在太空中记载了纺织高科技为解决航天难题所做的贡献。陈南梁教授团队不无自豪地表示,十几年来,更轻、更大、更强的卫星天线金属网不断升级,已装备在“北斗”“鹊桥”等几十颗卫星上。

陈南梁教授一直坚持“纺织智造”这四个字。他一直对学生们说,对于一项技术,你要坚持,要连续不断地去研究它。只有坚持不懈探索,才能实现“从无到有”。陈南梁在科研领域的这股韧劲儿,为他赢得了一次次突破。陈南梁团队还持续在生物医学领域、工业能源领域、交通建筑领域等探索纺织智造的妙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在研的项目当中,有50%是关乎航空航天、生物医用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的方面。小到抗菌口罩、吸湿排汗服装、可降解缝合线、人造血管等,大到过滤钢厂等高温行业的工业废弃材料、航天服、深海绳缆、高铁的车身车壳等,高科技产业用纺织品正在以其独特的优势取代原来的材料,在新能源、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国计民生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星辰大海承载远大梦想,当再次仰望星空,已经在纺织领域扎根近40年的纺织专家陈南梁教授不禁感慨,现代纺织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穿衣织布”,纺织智造呈现出一幅幅“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新图景。“柔性太空舱”“火星居住舱”“组织工程人工脏器”……那将是一幅浩瀚壮阔的新画卷,展现出纺织行业无限的前景和潜力,让他满怀热忱和期许……

“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纺织与航天的奇妙缘分正是创新驱动使然。”在东华大学这所纺织特色高等学府里,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正在国家创新驱动的改革浪潮中悄然实现着现代纺织的“华丽转身”,陈南梁等一批纺织领域的好老师们躬身力行勤耕耘,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的征程中书写着东华纺织人的初心与使命。

多措并举,东华大学助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此次工博会上,东华大学携18项科研成果参展,项目涵盖航空航天、环保民生、数字智能等多个领域,学校围绕“双一流”建设,在专利培育和转化运营中,探索特色发展之路,从机制建设、模式创新、平台拓展等方面出发,瞄准知识产权源头管理,多措并举,深耕专利高质量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建章立制,营造良好制度环境。学校以深化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提升专利质量和转化能力为重点,制定专利申请前评估、专利费用分担、成果转化后奖励、绩效评价机制。形成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相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将知识产权管理体现在项目选题、立项、实施、结题、成果专利等各个环节。全面启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从管理标准化建设,战略制定与实施、数据库建设、专利运营、人才培养等5个维度全面发力,已顺利获得《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功申报并获评上海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创新体系,推动专利质量提升。学校将知识产权管理与成果转化服务统一起来,以知识产权运营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突破口。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性提出,将原专利授权奖励变为“转化后补助”方式对成功实施转化、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专利给予奖励,该体系的建立对于专利质量的把控以及后续的转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探索,创新成果孵化模式。学校同第三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投资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与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签订“双证联动”三方框架协议,开展《技术合同登记审核证明》与《技术交易凭证》的“双证联动”工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及市场化应用能力。围绕上海产业定位,建立上海制造业创新中心、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创意经济与创新服务研究基地等,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上海时尚之都、设计之都建设,组织学校优秀科技成果参加“上交会”“工博会”“创智汇”等项目展示与路演。

以学校对接服务长三角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为例,2018年以来,学校与长三角区域内的恒逸石化、水星家纺等大型企业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孵化平台50个,其中12个联合研发平台合同金额达到千万;在绍兴柯桥、苏州吴江、南通海门等地布局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平台,每年收集、发布技术需求200余项,组织成果对接百余次,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0余项;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市技术交易所等专业化第三方中介、投资、运营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供需双向对接,共同推进行业发展。

通讯员 朱一超 蒋金华 郝道欣 记者 颜惠芳

图片由学校提供


责任编辑: 颜惠芳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