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如何培育跑赢新赛道的人?上海团分组审议时,企业高校代表热议“人才”

上观新闻   王海燕   2023-03-07 13:37:09

上海代表团昨天举行分组会议,第三小组分会场讨论得热火朝天,来自企业和高校的代表不约而同提到了“人才”。

“智能汽车行业正面临人才之困。”来自的全国人大代表、零束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懿艳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正高速发展,但人才储备远远不够。预估到2025年,我们整个智能网联的汽车行业人才缺口达到3.7万。

智能网联汽车是跨领域跨学科融合创新的产物,对研发人员提出全新的知识和技术要求。刘懿艳以智能驾驶为例:这个领域的人才需要同时能具备算法、车辆工程、软件三大专业背景,而细分到专业学科就涉及机械工程、计算机科技、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电子科技、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刘懿艳说,在智能汽车行业,大量人员学科背景单一,他们到了企业很多是通过边干边学来完善知识结构,转型过程比较慢,人员培养周期长,成本高。“要找到一个同时具备多种学科背景的人才很少,具备成熟经验的人才更为稀缺,现有的存量市场无法匹配我们这个行业对于人才的大量需求。”

刘懿艳说,智能车原来是一个应用软件场景开发,实际上这两年逐步就开始探到了底层软件操作系统芯片的一些开发。所以,智能车也需要基础学科的这些突破和研究。而目前这方面的人才数量很少,底子非常薄,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她希望尽快出台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及时做好新赛道新领域的人才的顶层设计布局。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所遇到的人才问题,在其他新兴产业也不同程度存在。企业求才若渴,而高校输送的人才却与市场脱节,高校如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印杰认为,要通过产教融合,让学生直接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创造的主力军。“大学可以和高科技企业一起培养学生。”在印杰看来,目前国家已具备产教融合的基础,大学应该把门打开,乐于让工程硕士、博士参与企业创新项目。要实现产教融合,不能单纯以发表论文作为学生的考核依据,机器图纸、国际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创新成果都可以作为毕业考核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其实认为,企业作为在生产第一线、研究第一线、产品第一线、竞争第一线的机构,更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在哪里、核心难点在哪里,而我们很多企业在基础研究这一块的投入依旧薄弱。他认为,一方面要加大企业和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另一方面可以引导那些优秀的上市企业投入更大比重的基础性原创性研究。


责任编辑: 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