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疫情下的寝室人际沟通、容貌焦虑……“神奇的圆圈”助力上海高校心理育人

上海教育新闻网   程媛媛   2022-11-30 10:26:11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团体心理辅导被称为“神奇的圆圈”:一群人围坐在一起,经过密集互动,帮助团体成员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改善沟通、增强适应、排除困扰、提升能力,增进身心健康。11月25日至27日,一场以心理育人为主题的“上海高校团体心理辅导连续培训项目成果展示暨团体心理辅导比赛”在沪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33所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辅导员等近80人参与展示。

比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指导、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承办,上海大学协办,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既有预防与治疗功能,又有发展与教育功能。主办方希望借助“神奇的圆圈”力量,为上海高校心理育人探索形成更多实践经验和有效举措。

大赛分为“组队实习”和“展示比赛”两个环节。在“组队实习”环节,参赛教师关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现象和问题,以小组形式研制团体辅导方案并在本校带领学生团体;在“展示比赛”环节,各小组带领团体辅导,展示成果,以赛促学。

寝室是大学生人际沟通的主要场景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主任吴燕霞聚焦大学生在寝室中的人际沟通,运用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提出的“萨提亚治疗模式”,通过“相识圆舞曲”“人际沟通多人舞”等趣味性强的活动,协助组员觉察并了解自身人际沟通模式,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吴燕霞带领的“沟通你我他,温暖寝室家——疫情下的寝室人际沟通”项目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

帮助当代大学生在面对逆境时仍能保持乐观心态,是项目“突破困境,游‘韧’有余——医学生心理韧性提升”的团体辅导目标,该项目获得了比赛三等奖。项目通过融入推拿按摩操、共绘飞盘等特色活动,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辅导员张孟强带领组员快速“热络”起来,并根据各自特征分组团建,挖掘潜力、释放压力,聚焦积极关系,帮助学生积极适应并提升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提升医学生心理韧性。

经过角逐,“沟通你我他,温暖寝室家——疫情下的寝室人际沟通”项目获比赛一等奖,“‘花叶菩提,一帘幽梦’正念助眠团体”等四组获大赛二等奖,“与素颜和解,寻找独一无二的你——大学生容貌焦虑应对团体辅导” 等六组获大赛三等奖,大赛还评选出优秀团体辅导方案三项。东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邓旭阳副教授作为专家评委,对各组选手进行了精彩点评。

清华大学心理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院长樊富珉表示,本次比赛选题针对当下学生需要,服务心理育人,检验了两年培训项目的成果,大力提升了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赛后,樊富珉带领所有学员开展了一场专业的团体督导。

自2020年起,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培养上海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专业人才,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的指导下,举办了历时两年、总共三期的“上海高校团体心理辅导连续培训项目”。项目遴选严苛,要求严格,历次培训共涵盖课内96学时、课后实践20学时、展示准备20学时等,总计学习达136学时。大赛现场,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李正云肯定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三年来在培育上海市团体心理辅导队伍所做出的示范引领作用。她指出,团体心理辅导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学生心理韧性和心理赋能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致力于将心理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相结合,发挥心理育人本土特色的示范引领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表示,希望所有学员“精研专业、学以致用”,为上海高校育心育德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程媛媛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