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三句话不离课堂,一起听松江这位校长聊学校管理经

第一教育   曹轶姗   2022-11-23 09:51:03

2017年,樊裔华从江苏来到上海,担任松江区中山小学的副校长。五年多来,樊裔华历任松江区民乐学校党总支书记、松江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明年,松江区三实小将开设初中部,她也将成为一名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

如何适应松江的水土、如何办好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第一教育来到松江,与樊裔华聊聊她的学校管理经。

樊裔华

高级教师,上海市第四期普教系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2009年起任职于副校长岗位,2015年起任职于校长(书记)岗位,现任上海市松江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兼任松江区中山永丰实验学校校长。

图片

做了行政工作,

就会离专业越来越远?

在松江区三实小的课堂里,经常能看到樊裔华的身影,有时候是给孩子们上作文课,有时候是带孩子们朗诵古诗,有时候是听各学科老师的课。

“我几乎在学校的每个管理岗位都做过,但不管在哪个岗位我始终没有离开过课堂。”樊裔华说。走上行政岗位二十余年,樊裔华一直坚持专业和管理两条腿走路:“行政不仅仅是做管理,只有自己站稳讲台,才能带动更多的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所以不能把自己的看家本领丢了。” 

图片

在一次公开课中,樊裔华执教一年级课文《剪窗花》。课堂上,她带孩子们诵读童谣、创编童谣,跟孩子们一起收集窗花、欣赏窗花、剪窗花,孩子们不亦乐乎。

有个小朋友眼睛笑得弯弯的,说要照着樊老师剪一个窗花,还吟诵起了自己创编的童谣:“小剪刀手中拿,我学奶奶剪窗花。剪支笔、剪本书,剪个樊老师在上课。”惹得现场听课的老师都哈哈大笑。

下课铃声响起,小朋友们意犹未尽,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小女孩走到前面拉住樊裔华,对她说:“樊老师,这节课太好了,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记。”

“只要我还在课堂,就是跟孩子们在一起,跟老师们在一起。”樊裔华说。樊裔华现在还在教四年级的一部分语文课,“当我把6个班级的课都上过一遍后,对学生的整体情况也会更加了解。”

图片

对学情的了解,让樊裔华思考得更多,什么样的课程更加适合松江区三实小的孩子:“我一向倡导孩子多阅读,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不急于一时,见效于长期;需要我们老师用自己柴米油盐的手呵护学生诗情画意的心,引领学生徐徐进入阅读的佳境。”

在学校的“向日葵”课程体系中,“葵园悦读”课程是一大亮点。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让书香浸润葵园,樊裔华带领学校的语文教师致力推进整本书阅读工程。

“我们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结合不同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精选书目,由学校图书馆集中采购,在各年级开展图书漂流。”樊裔华说,漂流的图书会配套整本书阅读的微课导读。

去年已经完成了《小布头奇遇记》《灰尘的旅行》《没头脑和不高兴》等书籍的微课导读,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文本,各有侧重,受到了小朋友的欢迎。

图片

樊裔华希望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完成50节微课的开发,松江区三实小作为教育集团的牵头校,与中山永丰实验学校合作一起完成,“这是个大工程,要集整个集团语文教研组的力量,但能为整个集团的孩子们提供学习资源,能惠及更多的学生。”

樊裔华同时也是松江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共同体三团的团长,在新课标落地后,她带领小语三团的老师围绕生活化主题,开展小学语文跨学科读写教学的探索。

从亲自授课到微课导读的制作再到跨学科读写教学的探索,已经走上管理岗位的樊裔华明白,专业和管理两条腿走路可能会很辛苦,但“自己的地不能荒了”。

凝聚团队力量,

再次点燃教师的成长热情

从江苏来到上海,樊裔华深知,只有凝聚团队的力量,才会有更积极进取的集体。

2017年初到中山小校,樊裔华发现学校有很多与她一样从外地来沪的青年老师,如何让这些老师对松江产生文化认同感、如何在松江扎下根来,她进行了一番思考。

2017年秋季开学后,中山小学的“景贤夜话”教育沙龙启动,先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教师的需求,“当时有的老师想了解什么是合作学习,这是专业上的,第一期景贤夜话就从合作学习讲起。没想到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老师讨论起来热火朝天,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时机选择、合作学习形式的确定、哪些内容适合合作学习、怎样让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等都讨论到了,这种非正式的教研活动碰撞出了不同的火花,大家非常开心。”

图片

樊裔华记得学校当时的书记非常喜欢江南水乡的特色小镇,就请他向青年教师介绍松江的历史文化、特色物产,“只有了解松江,才会爱上松江,留在松江。”

“景贤夜话”通过读书沙龙、课堂教学沙龙、基本功研训等不同的方式激发青年教师成长热情,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樊裔华还将组织青年教师活动的心得带到民乐学校,她在民乐学校担任党总支书记后,组织的“1+X”党领青年阶梯工程党建项目,获评2019年松江区教育系统最佳党建项目。

如今,面对松江区三实小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过半的情况,樊裔华牵头成立“葵园·心之育”集团教师发展中心,设青年教师加油站、骨干教师工作室、班主任培育站、青年干部后备队,以主题式专业引领推动集团在师资建设、学科教学、课题研究等层面的深度融合。

图片

“青年教师有活力、有干劲,但同时教学经验也相对不足,给学校工作带来一定冲击和困难。”樊裔华说,松江区三实小完善葵园教师分层培养机制,确定了“葵芽教师”“葵苗教师”“葵花教师”“葵香教师”四个层级,期待培养师德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向日葵教师队伍。

管理就像握沙,

既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并不容易,樊裔华清楚地记得之前与两位校长的交流,“那个时候我刚刚走上管理岗位,在一次研讨中,一位校长说,做校长好累,学校的大事小情都要管;另外一位校长说,学校里每条线都有相应的人负责,教育局发下来的任务就直接按条线布置下去,等他们自己教上去,反馈回来有问题,我再去找负责人。”

这次交流之后,樊裔华开始思考,管理到底应该怎样做,“校长不能事无巨细,更不可能一个人管理整个学校;但放任自流肯定也不行,作为管理者要收放自如,就像握沙,既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图片

樊裔华将学校的管理工作分为了三个方面,首先是人财物,“比如现在学校要开办初中部,教师招聘有专人负责,但对来应聘的老师,我都尽量和他们谈谈心、聊聊天,做一下思想上的引领。”

在学校的课程上,樊裔华认为校长要做好顶层设计,国家课程落地后在各个学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要把握好校本化实施。

第三是理念的转变,“新课标实施后需要校长做整体的引领,比如跨学科学习如何开展,要给出指导性建议。”

在微课导读的制作中,樊裔华发现了语文组的一位青年教师对整本书阅读非常有兴趣,于是,她鼓励这位青年教师在今年的暑假里组织学生进行了“小小阅马”活动,通过阅读马拉松的形式带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最近,学校的顶流是一只小羊。今年上半年,学校开展了以“葵园农场”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学习环境的创设激发了自然老师的积极性,自然老师带领同学结合实践经验并查阅资料,提出了养一只羊的大胆设想。这个月小羊来到了学校,师生一起动手为小羊搭建羊圈。自然老师还积极加入到了学校的跨学科课程学习中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校的管理千头万绪,樊裔华一直在思考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发挥他们的最大能效,老师们的积极性高了,教学也就搞活了。

今年,樊裔华与团队一起合作的“培根铸魂: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教学策略探索”项目,获得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基础教育类)一等奖;今年也是松江区三实小建校10周年,樊裔华说,眼里有星辰,心中有大爱的葵园,定会教泽绵长,桃李向荣!


图片由学校提供

责任编辑: 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