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谢谢你们,好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浦东打造一支优秀教师队伍

上观新闻   龚洁芸   2022-09-16 09:45:18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节前夕,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揭晓,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周美琴当选;在2022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评选中,浦东新区竹园小学书记、校长娄华英获得提名奖。

浦东开发开放30多年来,浦东教育人辛勤耕耘,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浦东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征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

9月15日,“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浦东新区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会上宣布浦东新区教育系统全面启动向周美琴同志学习活动,并表彰了近年来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教育功臣(含提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含提名)荣誉称号的27名在职教师。

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表示,浦东引领区建设需要一流的教育,浦东要加快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浦东要为每位老师的成长发展搭建更大的舞台,创造更好的条件。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方针,推动浦东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周美琴:甘当“孩子王”,勇做排头兵

“挫折时,我感受着无尽的关爱。逆境中,无数双手将我扶持……”学校一名残疾学生毕业时写下这样的诗。周美琴说,“孩子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就”。

小时候看着父母因被诊断为智力障碍的弟弟无法上学而伤心欲绝,周美琴立志长大后要做一名教师,去帮助像弟弟这样的孩子和家庭。带着这颗初心,她在师范毕业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特殊教育。在特殊教育的讲台上,她一站就是35年。她肩负着守护特殊儿童的使命,甘当“孩子王”,勇做排头兵。  

35年特教生涯,周美琴甘当孩子王,勇做排头兵。她的学校招收脑瘫孩子集中入学,填补了国内空白。她捧回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承接了上海市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为智障、听障、脑瘫等多类残障学生提供“全纳教育”。她指导的青年教师连续五届荣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课堂评优”一等奖。作为特殊教育一线工作者,她用无私之爱体恤特殊儿童的悲喜,用专业智慧帮助特殊儿童获得融入社会的各项能力,用倾情付出勇挑上海特殊教育多个领域重担。她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特殊教育园丁奖、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最美校长等荣誉。

当年,走进辅读学校的那一刻,周美琴开始每天面对神色呆板、行动笨拙、反应迟钝、生活自理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行为失控的孩子。一名患自闭症并伴有精神障碍的学生,时不时怪叫、四处藏匿、趁人不备逃出校门……周美琴时刻注意着他、陪伴着他,实行一对一帮教。为了拉近距离,周美琴让孩子坐在自己腿上给他讲故事,可冷不防孩子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在她脸上。

生平第一次被人打耳光,年轻的周美琴顿时眼眶模糊。但一想到这是学生的非常态反应时,她强忍痛和泪,压下委屈继续与孩子沟通。此后,周美琴对这个孩子的关心更多,不仅变换方法与他交流,还时常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帮助他成长。渐渐地,孩子与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乐于听她的话,有了可喜的进步。

那年,剖宫产刚两个多月的周美琴得知上海要举办首届学生艺术节,并邀请特殊教育学校参与其中。“多好的展示平台啊,要是学生们可以在艺术节上表演,不仅是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也是孩子们展现自我,提升自信的绝佳机会!”

周美琴放下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女儿,一头扎进了学校的舞蹈房。近2个月的训练,很多时候她都是深夜才回家。领导和同事每每看到她如此拼命,都劝她注意休息,谁知她反而安慰他们:“你们别担心,练舞正是给了我一个产后修复的机会,看看我瘦得多快,恢复得多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她编排参赛的两个节目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师生和家长一片沸腾:“谁说特殊孩子就不行?我们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比高低!”望着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周美琴说了两个字:“值了!”

曾几何时,残障孩子被歧视,被认为是“社会包袱”;特殊教育学校也被认为是暂纳残障孩子的“收容所”,在教育中难有一席之地。但周美琴为特教重新“定调”:特教学校不是“收容所”,而是“加油站”。她要帮助残障孩子社会化,打开封闭的心灵,支撑起他们生命的尊严与生活的希望。文化知识是正常人谋生的手段,但在周美琴看来,对残障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却是康复。

周美琴从专业康复理疗学院引进了十几位专职治疗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训练。学校还配备了全国一流的康复条件:多感官训练室里,有测试学生嗅觉、触觉,味觉等提高他们感知觉灵感度的训练项目;沙疗室里,每天都能见到孩子们赤脚忙碌,光脚在沙滩上行走,这些沙子有按摩穴位作用……孩子们在老师和康复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应自己的康复项目。而在学科教育课堂上,针对残障儿童的特点,周美琴大胆改进教学模式,提出生活与学习相结合的目标,设置了两位教师同时作为教学主体的授课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可以为孩子圆梦,使他们幸福;教育工作者的梦,就是用爱与智慧点亮每个孩子的生命。”周美琴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但她深知,独木难成林。为特殊儿童筑梦,需要多人接力,需要团队协同,需要代代传承,共同守护这片天地。

娄华英:一位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

34年教育教学经历、22年校长生涯、掌舵5所不同类型的小学,她总是全身心地扑在她所深爱的校园里,以坚定理性又不乏温情感性的管理智慧,不断书写“一位好校长成就一所所好学校”的故事。

她,就是竹园小学校长、特级校长娄华英。

当了22年校长,管理过城区名校、也执掌过农村小学,娄华英总是像魔术师一样,能让每一所学校焕发光彩。在她看来,担任一校之长,不仅需要持之以恒深耕精细化管理,更需要扛起责任与担当。

2019年3月,在即将离开张江高科实验小学时,娄华英给老师们写了一封信——“同心走过,未来可期”。在这封信里,回顾了她和老师们同心走过的13年。这13年间,她坚守“把一所农村小学建设成为高科技园区内的现代化小学”的教育理想,学校从零起步,成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一级党支部、上海市首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

13年后,在获得特级校长的荣誉后,娄华英主动选择去偏远的农村小学工作三年。尽管有很多的不舍和留恋,但是作为一名有责任担当的浦东教育人和特级校长,娄华英说,希望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后半程再去把一所薄弱学校办好,让更多的孩子受惠,让更多的家庭受益,让更多的老师成长。

有着154年历史的唐镇小学,是浦东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初来乍到,尽管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当娄华英走进唐镇小学时,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巡视校园,发现学校硬件条件与原来自己所在的学校差距如此之大。

娄华英召开了座谈会,请孩子们畅所欲言。孩子们纷纷表达了想要一所“色彩斑斓”、活动丰富的学校。于是,娄华英积极争取了市级研究项目,也争取到了资金投入。以此为契机,她将“学习空间改造”作为一个突破口,连续三个暑假,她和老师们放弃休息,泡在工地,将育人理念融入设计方案,将课程思想渗透空间布局,通过造型、色彩的变化,赋予空间课程的价值、学习的意义。

校园有颜色了,更童趣了,孩子们开心,老师们喜欢,家长们满意。学习环境变了,她又着眼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围绕“知行达义”理念设计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逼老师专业蜕变并成长。为此,娄华英带头在达义论坛分享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带领全体教师开展学习,每周深入课堂至少听课3节。陆老师就是在她在听课中发现的好苗子,她把陆老师作为种子教师加以培养。一节一节的听课、一堂一堂的磨课、一次一次的示范,最终陆老师获得新区中青年教师探究型课程比赛的特等奖、上海市二等奖。当她满脸惊喜告诉娄华英,“校长,我们是特等奖”时,这一堂课不仅点燃了陆老师眼中的光,更是点燃了唐镇小学全体教师内心的希望。

从2020年开始,娄华英开始身兼两职:唐镇小学和竹园小学的校长。她经常一天跑遍两个学校六个校区,连午饭也来不及吃一口。

今年,娄华英遇到了当校长之后最大的考验:3月7日,疫情袭来,竹园小学不幸成为浦东新区首个被波及的学校,135位教师被紧急送往全市13个隔离点位,走得匆忙,没带办公电脑、没带教材教参,统计工作、在线教学、家校沟通怎么做?在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娄华英和老师们仅花了2天时间采购了52台笔记本,顺利送进点位。

3月8日,四个校区4000名学生正式开始线上学习,比市教委要求的时间足足提早了5天。4月,竹园小学迅速响应,二个校区成为家门口中转平台,共完成1840人次中转,为打赢疫情保卫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娄华英有一本笔记本,记录了她和团队在疫情期间工作的点滴,这是一本应对危机的智慧本,更是一本凝聚合力的暖心本。

“孩子们一声‘娄校长、娄老师’就足以成就我每日的欣喜。我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工作,继续把‘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娄华英说,“学生好、老师好、学校好,我就很安心。”


责任编辑: 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