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启动,致力打造“融合教育推进共同体”

上海教育新闻网   刘时玉   2022-08-24 10:57:08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8月22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仪式在线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教师融合教育专业能力提升行动倡议书》,呼吁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组成“融合教育推进共同体”,共同开展融合教育实践探索,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为世界融合教育发展贡献新的经验和智慧。

image.png

启动式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高级教育官员王海燕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华东范师大学教授、融合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汪海萍对项目的整体方案和计划做了详细说明。据介绍,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共同指导和支持,华东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院牵头执行,重庆师范大学等9所试点高校、北京海淀区等23个试点区域共同参与的“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将开发高等院校师范生融合教育通识课程资源,提高师范生开展融合教育的能力,探索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新机制。

在5年的项目周期内,该项目还将面向全国7个省份开发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专业发展课程与资源,编制融合教育实施工作手册,开展教师和管理者培训,建设一批融合教育示范区县和学校,通过提升教师和学校的融合教育能力来推动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孙忠、济南大学副校长王霞代表9所试点高校、23个试点地区,分别介绍了融合教育师资职后培训、职前培养工作的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表示,此次会议既是项目研讨会,也是工作推进会,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深了大家对融合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他强调,融合教育有很多抓手,但关键是教师的融合教育能力。作为师范大学,要加大力度培养未来教师的融合教育能力。此外,融合教育推进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创新,要吸引更多的政府部门、更多的学校、更多的教师、更多的家庭以及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将融合教育作为我们的一种持久的追求,作为一种荣耀,共同推动中国融合教育事业的发展。

image.png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指出,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研究和服务为优势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东师大一直致力于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论创新和实践变革。学校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专业职责,全力以赴为融合教育研究院牵头的“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源与支持。同时,学校将积极探索通过微专业、微认证等创新方式将项目成果纳入本科师范生培养方案,以实际行动落实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的素养提升。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推进融合教育发展,提升教师的融合教育专业能力,满足儿童青少年的特殊教育需要,促进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任友群对项目启动以来各单位克服疫情影响取得的工作进展表示肯定和感谢,并提出了推进工作的要求:第一,立足本土,借鉴国际经验;第二,精诚团结,创新开展工作;第三,建设资源,做好经验推广。任友群强调,优质的融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课程是教师教育的稀缺资源。“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组有能力、也有责任产出优质融合教育资源,支持、服务广大普通中小学教师提升融合教育专业能力,希望通过各方努力,推动中国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理代表郑道(Douglas Noble)指出,所有儿童,包括残障儿童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都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然而,全球报告的数据显示,残障儿童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失学风险或无法在校得到学习所需的支持。他倡议,为了实现高质量的中国融合教育,各方应努力做到:(1)拓展融合教育对象,从关注残障儿童,转为面向所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2)普通学校应当承担主体责任,为残障儿童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公平包容的学习环境;(3)为一线教师赋能,使其成为教育变革的推动者。他表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支持教育部和专家团队开发职前和在职教师培训资源,为教师和校长开展融合教育提供支持;通过试点工作,助力地方融合教育改革议程落地;开展基于证据的政策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提炼、复制、传播和广泛分享项目经验;大幅提升公众意识和参与度,使融合教育成为所有人共同参与的行动。

责任编辑: 刘时玉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