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一场“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多学科对话,华东师大这个论坛超8万人观看

上海教育新闻网   刘时玉   2022-07-18 10:15:38

如何从多学科、跨学科视角探索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概念发展、理论框架与培养路径?据了解,为深入推动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为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考以“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多学科对话”为主题的华东师范大学交叉融合发展论坛于7月16日在线上举行,共吸引了8万余人在线观看。

社会与情感能力由研究走向培养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指出,社会与情感能力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即从经验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到应用,积极运用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研究推动教育实践。

基于当前已有的量化研究和测评实践,袁振国教授提出了以下几点整体性认识:第一,社会与情感能力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需要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走向完备。第二,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子能力彼此间是相互关联的,一种能力的削弱可能会影响另一种能力的发挥。第三,社会与情感能力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情感,也不是一种情绪,它是充满了认知价值的,具有悟性、德性和(情感)体验一体化的特征。第四,从经验性的认识到科学性的认识都证明了,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可培养的,并且是不断变化的,除了不断地走向成熟,还会有退化的表现,个人在生活和发展中的经历可能会导致能力的变化,因此青少年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需要重点关注。

image.png

基于此,袁振国提出了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路径,一是要积极推动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进入整个课程体系,在学科教学、教师培训过程中贯穿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意识与内容。二是要有教程,即要有教材和教法,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对教师的培养,使教师成为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行家里手。三是要关注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影响,通过游戏活动有意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这是孩子享受美好人生的基础。

一场多学科、跨学科的思维碰撞

此次对话是一次高质量高规格的学术对话,专家发言体现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视角,既有理论研究,又有政策分析和实践探索;既有全球视角,又有本土化思考;既有历史梳理,又有未来展望;既有偏向自然科学的实证与实验,也有偏向人文科学的理论与思辨;更有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的观点碰撞。

从教育学的视角,袁振国教授指出,从经验总结到形成科学理论,最终应用并指导实践,是科学的一般道路,强调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可培养的,其培养也是有方法的。

OECD教育与技能司创新和测量发展部负责人Tia Loukkola女士呈现了第一轮国际测评的结果,强调对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关注不仅仅在于子能力本身,更要关注子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其结果给予他们很多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毛亚庆教授则突出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全局性,从学校整体出发,介绍了北师大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团队进行的本土化探索,展现了其团队十年的研究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从新课程的角度出发,谈及教育的情感转向,指出社会情感能力的渗透能够让课程有温度,在新课程目标的演变中,其地位逐渐从边缘到中心。与此同时,崔允漷还强调了依托本土文化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性。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尹弘飚教授,分享了教师情感的相关研究,梳理了来自多个领域的代表性理论,在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当下我们在研究教师情绪时应当具有超学科的视角,相互吸取长处。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崔伟主要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理论发展历程中发现问题,并针对当前发展状况对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image.png

从心理学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名誉院长周晓林教授,聚焦于“感恩/感激”这一具体的社会与情感能力进行了讲解。他强调,感激情绪不但有利于社群协作,也有利于个人幸福感提升,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激情绪训练,借此提出感激不但是可以被培养的,也要注意其培养需要以“知行合一”的方式开展。

华东师范大学脑科学与教育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林龙年教授指出,从神经科学角度来看,我们的情绪是大脑的一种认知功能。通过多年的科学实验,脑科学家发现位于人类大脑前颞叶背内侧部的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的重要脑部组织。他通过播放实验过程,展示了杏仁核在控制人类情绪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社会情感能力相关研究的进行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席居哲教授从积极适应视角出发,提出了“主动幸福”等重要观点,点明了社会与情感能力促进积极适应的机制是通过基于积极关系的建构。

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付长珍,围绕“知识与德性的关系”,通过借鉴金(岳霖)冯(契)学脉的传统和西方德性知识论的前沿成果推进中国伦理学的转型创新,来探讨情感智性的问题。付长珍提出,应重新发现智德,厘清德性的结构,帮助学生培养理智德性。

高质量教育发展提供新方向

“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学科语言,为我们研究社会与情感能力提供了非常耳目一新的命题,从不同角度解读了常见概念,差异性认识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广泛的启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学系主任黄忠敬教授在会议总结中通过梳理十位专家的精彩分享,概括了会议研讨达成的几点共识。第一,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影响人的幸福和成功的关键能力;第二,教育学正在经历由认知向情感的转向;第三,教学是一种情感实践;第四,需要对教师提供情感支持;第五,学校是培养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主阵地。

黄忠敬教授分别从政策、学校、教师和社会角度对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一,在政策方面,社会与情感能力应在教育政策发展上居于优先地位;其二,学校不仅仅应被当作培养认知的场所,也应该是培养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场所;其三,教师要给予学生情感支持,打造有温度的课堂;第四,应举社会多方力量,形成培养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共同体。除此之外,黄忠敬一并梳理了社会与情感能力在概念、测评、实践干预等方面的争议,这也是未来进行深入研究与对话要面临的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本次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跨学科交叉融合论坛拓宽了该领域对话的深度和广度,既体现了学术前沿的热度,政策分析的高度和教育实践的温度,又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契合当前我国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战略需求,为深化我国素质教育、探索高质量教育发展之路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记者 刘时玉

责任编辑: 刘时玉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