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突发疫情、用人需求下降、毕业生“堰塞湖”叠加——今年找工作有多难?如何解?

新民晚报   张炯强   2022-06-17 10:02:19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便出现了一个词“大学生就业难”。在中国,原本是“香饽饽”的高校毕业生,突然成了就业困难户。随后几年,出现“大学生最难就业年”“大学生更难就业年”等热词。

今年,伴随着经济增速下滑及新冠疫情影响,1000多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面对前所未有的就业困难,人们似乎已经找不到比“最难”“更难”更合适的词来形容了。

据上海市发布的消息: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共22.7万人(较去年增加2万人,增量为5年来最多)。截至5月6日,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36.47%,比2020年同期高了10.03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降低了6.54个百分点,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很大压力。

对于沪上许多2022届毕业生而言,他们面临着相同的窘境:去年,他们希望躲过今年的就业市场压力,选择考研,结果,由于考研人数众多,录取率极低,考研之后再想求职,却遭遇了新冠疫情,陷于近三个月之久的校园封控。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刘旭龙便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考研失利、错过秋招、求职碰壁、疫情来袭……自己和身边的同学都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就业困境。原本,每年的3、4月,是高校“金三银四”的黄金求职期,然而,在疫情之下,昔日盛况不再。

表面上看,疫情是今年大学生就业市场“难上加难”的直接原因,然而却有深层的内在背景和原因。

毕业生人数众多

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1000万人,上海接近23万人,屡创新高。增量何来?十多年前,来自高校扩招。而现下,主要是因为本科生“慢就业”“缓就业”,考研扩招,研究生毕业人数剧增,形成了一个高校就业市场的“堰塞湖”。记者查阅了上海原985、211高校(现“双一流”高校)的数据发现,目前,研究生毕业生人数普遍超越本科生。复旦大学2021毕业生总数超过10000名,其中本科毕业生仅3000多人,毕业生的主体已让位于博士生、硕士生。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更多同学考虑更“安全”的“求职方式”——考研。学生们普遍认为:“与其今年明年找不到称心的工作,不如考个研,再在校园里躲几年,等待最佳的就业时机。”以华东理工为例,每年招收的研究生占本校本科毕业生比例约为20%,如果考研的本科生比例达到六七成之多,意味着多数本科毕业生实现不了完美的“缓就业”愿望。而一旦考研失利,毕业生就业压力倍增。而“考研热”带来的,是今后许多年将面对的“堰塞湖”。

用人需求在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国企、事业单位乃至报考公务员,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求职首选。不过,实际情况是,民企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用人的最大供应渠道。记者查阅了复旦大学2021年、2020年毕业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近30%的本科毕业生前往“其他企业”就职,远超“三资企业”“国有企业”及“高等院校”。

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签约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就业单位性质流向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包括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事业单位),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50.65%、22.49%、18.90%和7.96%。

近年来,民企面临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同时转型的大背景,尤其是上海相关领域,如制造业、房地产业等,高校毕业生就业用人需求出现下降趋势,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增添了不确定因素。

人口结构有变化

著名人口专家、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教授告诉记者,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在发生变化,随之而来是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未来,大学生就业难将是永恒的话题。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逼近千万,而同年龄段的人口则降低至1600万人。也就是说,同年龄的人口,大学生人数开始超过了非大学生人数。由于太多的年轻人进了大学校园,劳动力市场就业出现不平衡:即大学生就业难与实体企业的“用工荒”。

与此同时,随着当前毕业生主体转向00后,就业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就业选择、就业方式更加多元多样,“隐性就业”、灵活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当快递员、外卖员、餐厅服务员已较为普遍,网络直播、淘宝店主、滴滴司机也正成为更多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在灵活就业比例增长的背景下,传统的签约率、就业率乃至落实率,是否还能准确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值得思考。

无论大学生就业结构如何,当下,面对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专家和高校就业中心负责人均希望,各位毕业生同学能够合理调整预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再发展”的观念,缩短犹豫期,在就业创业上做到更加积极主动。

责任编辑: 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