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双减”后的家庭教育、课堂教学、课后服务,在闵行教育学术节中于漪说了些什么

上观新闻   许沁   2021-10-18 09:38:20

“教学看起来是‘技能’,但可以做深入的思考,更有价值和意义。写文章可以打草稿,但人生无法打草稿,每个孩子只有一次人生,极其珍贵,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孩子绘好有意义的人生,让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于漪说。

闵行区第四届“教育学术节”近日开幕,面向全区中小幼、职校的校(园)长们,人民教育家于漪通过视频报告,对校长们说了些什么?

“现在有的家庭教育不是很理想,有些家长焦虑情绪厉害。引发焦虑情绪有诸多因素,强化时间、精力的强化性养育方式出现了‘虎妈’‘直升机父母’‘鸡娃’等现象。”在于漪看来,养育方式应遵循自然规律。但有的家长把成人世界的很多东西加到少年身上,最好考试都能考第一名、孩子的兴趣爱好也是越多越好,结果儿童世界成长的东西淡化了。在她看来,“双减”是回应社会关切、家庭焦虑,改进教育生态的国家战略布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校应拨正航向,不能被分数捆绑,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孩子成人成长的主体作用,端正理念,提升教育自觉性。

如何从作业管理、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不仅在作业的量和质上,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避免应试教育以及理念跟不上、吃不透带来的不利影响。”于漪说,理想的课堂应该是返璞归真的,教育没有多少花花草草,但现在有的课堂上花花草草太多、装饰品太多,不堪重负。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并不是在一个教学单元里就能完成的。“要研究课,但‘教课’不是炫耀老师的学识水平,有的课成了最高层次的碎片化,其实,关键要看合不合适孩子。只有适合学生的课,才是最好的。”“心怀实事求是之意,遵循学科规律,坚持儿童立场,还原儿童成长世界,让孩子快乐动脑筋学习。”于漪说。

课后服务的内涵非常丰富,但不能只是把孩子留下来、管一管。在于漪看来,“课后服务”是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新天地,教师要主动作为,与学生一起成长,对老师是一个新挑战。

怎样让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发展个性爱好。‘双减’给了孩子发展的新天地。”于漪说,教育不是一个结果,是生命展开的过程。教育人应主动作为,帮助孩子绘好有意义的人生,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

闵行“教育学术节”历时2个月,推进闵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走向优质、均衡、高位发展。开幕当日的校长论坛上,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校长吴金瑜、莘松中学校长张忆、明强小学校长姚凤、莘庄幼儿园园长郁亚妹聚焦人才培养、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校(园)长专业发展,阐述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及教育实践,呈现了闵行校(园)长育生、育师、育校、育己的教育新生态。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志敏提出教育家型校长要在传承中有创新,学做终身的学习者、严谨的研究者、积极的创新者。他建议校长关注未来教育资源的重构、教育空间的再造、教育样态的创新、教育技术的赋能和教育评价的增值这五大变革,积极探索“育时代新人”的时代性应该如何实现。

图片来源:闵行教育


责任编辑: 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