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体育老师不够怎么办?上海师大积极推进体育教育“微专业”建设

上海教育新闻网   颜惠芳   2021-09-16 09:53:31

本网讯(记者 颜惠芳)上海自2021学年秋季学期开始,9月起全市小学已全面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双减”政策落地后,体育活动也成为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体育课分量的加重和学时的增加,体育师资出现了较大缺口。

如何弥补体育师资缺口现象,上海师大在小学教育方向积极推进体育教育“微专业”建设,两年来成效初见。9月15日下午,“兴趣、乐趣、志趣”体育教育(小学教育方向)微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就“微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和互动交流。

据了解,该“微专业”通过让非体育的各科师范生修读,进体育学院培养体育专业素养,通过3年标准学制,力求培养出热爱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体育教育实践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突出,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系统掌握现代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能胜任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应用型人才。

据该微专业负责人时维金介绍,完成“微专业”的学生须在三年内,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480学时,总学分要求达30分。

按照规划,学生完成第一阶段的“兴趣”模块后,可以具备完成国家规定的公共体育课的能力,如跆拳道、篮球、排球、足球等基础体育课程的教学能力;第二阶段为“乐趣”模块,通过专业主干课程替换通识选修课程,完成后可具备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能力;第三阶段是“志趣”模块,进入体育教育专业化的发展通道,具备专业裁判、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等多方面能力,最终获得“微专业”证书。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只有完成上一个阶段的学生才能晋级下一阶段,在培养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选择随时退出。

两年来,该项目已经覆盖了上海师大教育学院2019级和2020级全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其中,2019级16名学生修读完成三个阶段课程后,将获得微专业证书。

研讨会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研员王立新表示,目前小学体育教师缺口很大,该项目抓住了一线基础教育的痛点和难点,并且具备很好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他建议,可以从教学一线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基础专业课的设置加以调整完善,使学生具备一岗多能的能力。

闵行区教育学院体育教研员冯敏认为,小学体育阶段“兴趣”培育尤为重要,该项目顺应了发展趋势,十分必要,并建议补充小学教材教法等基础课程、拓宽授课对象。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科处处长陈华指出,该项目具有很好的前瞻性,是上海师大在多方努力下主动担当、推进落实的。她指出,小学体育具有多维的育人功能,尤其在目前的大政策背景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面临师资缺口等多重困难。体育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而体育教育微专业的建设就是很好的支撑和探索。她表示,市教委将继续整合教育和体育方面的力量持续推进该项工作,并希望项目在专家团队建设、成效评估、模式推广、大数据应用等方面有新的进展和突破。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表示,今后该“微专业”要专注做好两件事:一是进一步强化跨学科协同育人功能,达到“双向交叉、多维协同”,培养出“素质全面、业务见长”的小学学科教师和具备一定教学管理能力的专业体育教师;二是要深化微专业需求的内涵调研,充分了解上海市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求,并融入最新的体育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努力探索体育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路径。


责任编辑: 颜惠芳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