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在晋元高中,这对夫妻共同站上讲台,一起上了一节课

第一教育   曹轶姗   2021-06-16 15:16:13

这节课有点特别——教历史的邹玉峰老师和教政治的唐蕾老师一起站上了讲台。

这是一节跨学科活动课,学生是这节课的真正主角,他们分成6组发表观点与同学交流,老师倾听学生的观点,并根据内容决定由历史老师还是政治老师出来对学生的观点给出肯定、矫正、完善,共同完成了高一年级《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建国大业》这节课的学习。

而他们涉及的,恰恰是《思想政治必修Ⅰ》《中外历史纲要(上)》这两本高一年级教材中的内容,两位老师将历史教材和政治教材中涉及建国大业的共同部分有机融合,抓内容主旨、破关键问题、育核心素养,探寻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撬动课堂的杠杆。

这是6月11日“聚焦问题情境 优化教学结构——‘双新’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活动中的一节展示课。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委指导,市教委教学研究室、普陀区教育局主办,上海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普陀区教育学院支持,晋元高级中学承办。

普陀区教育学院院长刘友霞(上)主持开幕式,上海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副所长沈祖芸(下)主持专家报告


新课程 新教材

新教学 新评价

“双新”带来新挑战

邹玉峰和唐蕾是晋元高级中学的模范夫妻,巧合的是,两人今年都在学校教授高一年级的课程。

在一次交流中,唐蕾了解到邹玉峰正在教授的高一年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与高一年级政治课正在学习的内容非常接近。“是不是可以尝试将政治课与历史课的这部分内容一起上?”两人就这一问题开展了讨论,并与教研组一起拿出了方案,几次磨课后,这对CP站上了讲台。

  “这是学校文综跨学科教学的一次新探索。”晋元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陈宇静说。“双新”实施后,语文、历史、政治学科都使用了统编版教材,同属文科类,这些教材之间有何相通之处?除了共同教研,文综各学科之间还开展了互相听课制。


高一年级《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建国大业》活动课上,教历史的邹玉峰老师和教政治的唐蕾老师一起站上了讲台

在这节课之前,教研组进行了多次联合备课,“对老师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讲到哪个部分时应该历史老师出来还是政治老师出来,两位老师要各有要点、又要上出同一种味道。”陈宇静说,新教材各学科之间为何有这样的设计,这也是晋元教师给出的新理解。事实上,这也是文综学科在继从“大单元”到“主旨-核心”、从“主旨-核心”到“问题链”课堂教学变革实践后的2.0升级版。

既然是同一部分内容,一位老师不能独立完成教学吗?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不同科目的教学要点不同,老师的知识结构也不一样,”陈宇静说,除了这节课,语文教师还与历史教师尝试结合辛亥革命、广州起义的历史内容,合作共同完成林觉民的《与妻书》一课。

晋元高级中学校长季洪旭说,像这样的跨学科学习,也是学校从“多学科组合”结构走向“跨学科研究”结构的一种探索,跨学科教学通过项目和任务引导学生以系统思维连接各学科的核心概念,形成连贯、统一、系统的整体认知及价值观念的教学方式。

跨学科教学同时可以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化程度,可以提升(跨)学科观念、思维方式和探究模式上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程度,进而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向更高水平发展。


晋元高级中学校长季洪旭

“而新教材则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知识,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作为研究对象,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借助于现实性任务或项目实现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的交融,在建构知识中,提升学生用以致学的能力。教师要依此展开新的教学设计,新的评价方式也带来了新要求,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师就必须有新的突破。”季洪旭说。

       面对“双新”如何实现教学创新?

如何建构教学系统?

高一地理教材中讲到了“城市”的概念,“包括城市的定位、城市的功能、城市的结构等,这么多的内容如果我们只是‘讲学练’结合,肯定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站在‘培养人’的角度,我们又应该做怎么样做?”季洪旭向大家发出这样的提问。

晋元高级中学的新实践是——将这一单元的内容重新进行设计,围绕“上海的未来城市”来进行讲解。

“这里就用到了地理的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学生想要规划上海的未来,就要知道上海的过去、现在,就要知道这个城市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搞清楚之后才能进一步进行加工、分析、综合规划,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就得以在学习中培养。”季洪旭说,创设各种源于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经验的真实情境,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合理解决各种富有挑战性的真实任务。

  除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培育“新实践”——单元设计,晋元高级中学还开展了聚焦学生问题情境开展“新设计”——重视问题情境、围绕学科学习结构开展“新研究”——二二三四教学模式、研究育人方式变革开展“新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等实践,直面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时间偏少、内容增多、难度增加等难题。

二二三四教学模式——两点:准起点、高视点,两化:问题化、结构化,三动:动脑、动嘴、动手,四导:导读、导思、导研、导行

展示活动中,晋元高级中学6位学科主任围绕活动主题分别做了微报告。语文学科阐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目标的确立与问题化实施;数学学科讲述指向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实践与思考;英语学科结合案例,剖析如何优化教学结构;文综学科聚焦历史学科如何抓内容主旨、破关键问题进行讲解;理综学科阐释化学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综合学科结合信息技术学科阐释了对项目化学习的探索。

随后,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信息技术等11个学科的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课后各学科专家和听课老师、上课老师进行了评课与研讨。

  未来发展:在实践中提升 在平稳中求进

贾宝玉是“真情”还是“滥情”?阅读《红楼梦》后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如何让高一的学生能在阅读全书后批判性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晋元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开始了整本书阅读的目标确立与问题化实施的探索。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课堂

“双新”实施后,语文新教材中,“整本书阅读”自成单元,这在高中统编语文教材中属首次,高一年级须完成《乡土中国》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语文教研组将整本书阅读分为了三个阅读阶段:课前整本阅读-课堂中重点研读-课堂后质疑深读,多点带面,激发引导读进去、读有方、读出来,最终形成一类书的阅读方法的素养目标。

季洪旭说,“双新”背景下,学生需要从单一走向多元、走向关联,“只让学生经历一个情境或单一的情境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单一的情境无法让学生建立情境、观念和结果之间灵活的关联。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社会协作、自我认识与调节、创造性等素养的发展。因此需要从‘机械单一情境’尝试走向‘灵活关联情境’,这是我们对未来发展的一个设想。”

在未来同样需要从“单一内容结构化”走向“多元要素结构”,“以大任务、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的名义来组织或将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问题、情境、活动、评价等结构化,使之成为完整的学习故事或事件。”季洪旭说,在评价方式上,也要从“基于知识掌握评价”走向“基于素养形成评价”。

面对育人方式改革、面对“双新”,季洪旭说晋元高级中学将努力在实践中提升、在平稳中求进,“晋元高级中学通过创设基于学生兴趣的学科情境,以素养目标化,让课堂体现价值;主题情境化,让课堂富有情趣;活动问题化,让课堂灵动起来;内容结构化,让课堂智慧生成;评价持续化,让课堂丰富多彩。”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曾3次就此次展示活动来到晋元高级中学进行指导,他说,晋元高级中学在“双新”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布局完整,面对新教材不断关注最新信息,紧跟国家统一标准,适应育人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党总支书记、副主任纪明泽

与会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党总支书记、副主任纪明泽说,晋元高级中学在“双新”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包括了问题、实践、未来等方面,既有完整的顶层设计,又有具体的操作方案,做到了结构化、情境化、活动化,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建立了关联。 

普陀区教育局局长唐晓燕

普陀区教育局局长唐晓燕也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她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将“双新”难点问题再一次进行深入探讨,并形成一定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促进普陀以及全市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教授盛群力

参与活动的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教授盛群力做了题为《核心素养落地的单元教学设计》的专家报告,他表示,核心素养在“双新”背景下已经被提到了前端,“考试或者评估将要进行改革,考试已经取消了大纲,减负增效的紧迫性又提到了新的高度,学校必须要进行积极的改进。”


照片由学校提供

责任编辑: 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