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上应大校长柯勤飞走上讲台,为研究生新生上了思政“第一课”

上海教育新闻网   刘时玉   2020-11-02 10:07:11

作为时代发展生力军的研究生学子,如何将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到祖国建设的进程中,成为卓越而有灵魂的创新型人才?近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柯勤飞教授走上讲台,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应用创新能力”为题,围绕“创新基因”“精神力量”“行稳致远”三个方面,为2020级研究生新生讲授第一堂思政课。

image.png

畅谈创新精神,寄语研究生新生“行稳致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

对此,柯勤飞指出,研究生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学校始终在探索发展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要做“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并系统解读成为未来卓越人才“ASciT(爱科技)”所要具备的九大核心能力。

如何开启创新研究的第一步?柯勤飞手把手传授“真经”,从“改变世界的科技狂人”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成功密码,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推进学问进步,再到居里夫人、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的生动故事,校长循循善诱,教导研究生们如何培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发掘和捕捉科研的灵感。她希望同学们大量阅读,坚韧专注,不断突破思维框架,提升学习迁移能力,在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和跨学科的借鉴中,打开创新源泉,获得智慧的“灵感”与“密钥”。

“习总书记指出在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要用科学家精神点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何为科学精神,柯勤飞列举了老一辈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和新中国杰出科学家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爱国科学家典范,生动讲述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及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陈薇院士投身科学研究的感人故事,她鼓励研究生们要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坚守科学报国理想,勇担强国建设使命。

“学术道德是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柯勤飞通过规则和教训为研究生们敲响科研诚信的警钟,她强调,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中必须保持崇高的精神风尚和端正的思想态度,杜绝学术抄袭等不端行为,加强源头治理,克服浮躁,自律自省,行稳致远。

柯勤飞期待,新一代的研究生新生要时刻秉承“厚德精技,砥砺知行”的大学精神,明德、明学、明事,成为“四有”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应用创新卓越人才!

校长“思政课”情真意切,青年学子受益匪浅

“创工程教育名校、育应用技术英才,始终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的初心和使命。”柯勤飞讲述道,作为中国工程院原院长、上海市原市长徐匡迪院士亲笔题写校名并寄语建成“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高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高举“应用技术”这面大旗,坚持应用导向、技术创新,打造应用学科专业群,将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作为矢志追求。

“近年来,学校入选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单位,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重点建设单位、一流本科和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高校分类评价连续三年位居应用技术型高校第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回顾学校近年来的丰硕成果,柯勤飞说,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上应人对“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和“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坚守与探索。

“这是一堂情真意切的思想政治课,也是一堂启迪智慧的科学教育课。”聆听完授课,大家感慨不已。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新生储王慧激动地说:“柯校长分享的科学家们潜心科研淡泊名利事迹让我更加敬畏科研人,更深刻认识到科研人的责任与担当。在未来三年,我会铭记校长教诲,走好科研道路上的每一步,努力提升应用创新能力,做 ‘四有’卓越上应人。”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新生李惠子同样受益匪浅:“在这堂课中感受到柯校长的殷切期望。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将弘扬科学家精神,砥砺‘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勇毅担当,激扬‘敢为天下先’的创造豪情,为助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image.png

记者 刘时玉


责任编辑: 刘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