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做有定力的家长:孩子的很多能力无法转换成考试分数,但家长必须“看见”

文汇网   张鹏   2020-08-04 10:28:58


CFP


未来的世界,孩子学习力、思考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眼界、境界与格局比能力更重要;合作比竞争更重要。但是,教育者该如何做?在上海举行的一场以“遇见未来,为未来而教育”为主题的研讨会中,不少专家表示,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的学校和教育者应该尊重教育的本质,遵循教育的规律,对孩子有更大包容,让每一个孩子有不一样的精彩,应该成为教师共同默认的价值观,成为无需提醒的教育自觉。 

做有定力的家长,别让分数消解对孩子成长的包容 

作为母亲,也是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直言:“我和70%的家长一样,会因为孩子不理想的分数感到困扰,为孩子才艺比拼感到忧虑,也为孩子不敢自信与担当而焦灼不安。”一次,孩子学校布置了一份德育作业,刘莉莉觉得“很简单”:“可以写个感悟,也可以做个小报,但没想到,孩子竟然拍摄了一段五分钟的视频。”从文案的设计、拍摄到后期制作、配音,所有的流程都是孩子独自完成,这让刘莉莉惊喜于孩子的成长,但是同时,她却忍不住在内心问自己:这样的技能,能转换成考试的分数吗?她的疑问也让她开始反思。刘莉莉说,家长的焦虑往往来源于对孩子分数的期待,家长因为孩子的分数而担忧孩子会与自己的期待相差太远。其实“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孩子身上美好的东西,这些都会成为家长不断进步的‘养料’。”刘莉莉说,“给孩子更多机会让他们有丰富的生命体验,进而发现孩子潜在的优势,在与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中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这才是家长该做的事”。 

未来的教育变化再大,仍然需要遵循教育的规律 

“尽管未来有诸多不确定性,但就教育而言,我们仍然有可以确定的方面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刘莉莉说,未来学校无论在空间环境和技术使用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不变的是遵循教育的本质,始终让孩子抱有充盈的内心和高贵的精神。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也认为,不论社会如何变化,未来教育离不开教育的规律。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简单的知识灌输。任何教育的变革都必须坚守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教会学生善良、懂得尊重、相互理解、团队合作、乐于奉献”。学校要培养出怎样的学生?徐俭用八个字概括:“幸福人生、奉献社会。”他期待从学校走出来的孩子都能脚踏实地,拥有谋划自己发展方向并付诸行动,从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生办主任周鸿表示,符合未来时代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这样几方面能力:优异的学习成绩、旺盛的求知欲以及将来作为社会人所需要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素质。周鸿说,精英教育是为未来培养高端人才,但目标不是把学生培养成银行家、企业家或政治家等,而是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其个性特长的或在某个领域拔尖的人才。因材施教就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兴趣爱好进行教育。“我们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达到他想达到的目标,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责任的人,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无论将来干什么,都是成功人士,都是对社会有贡献的精英。”周鸿说。


责任编辑: 陆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