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厉害了!上外这个“宝藏女寝”全员读研 方向还都各不相同

上海教育新闻网   程媛媛 徐蕴怡   2020-05-27 14:40:39

前几天,上外研究生复试结果公布。对越南语专业的黄巧玲来说,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天。刷到录取结果的那一刻,她激动地拿起手机,第一时间向寝室的小伙伴们报喜——“太好了,我没给寝室拖后腿!”

在寝室四姐妹中,黄巧玲是最后一位“晋级”研究生的。她的寝室由越南语专业和希伯来语专业同学组成,这两个专业都是四年一招的语种专业,可谓十分“稀有”。此前,她的室友一位被复旦大学推免录取,一位保送上外,一位被世界知名大学伦敦大学学院(UCL)录取。更巧的是,四位同学录取的专业还各不相同——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法律硕士和管理学。

四位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女生,四年的大学生活、寝室生活有哪些趣事,在准备读研的过程中又有哪些经历呢?走进这个“宝藏寝室”,你会发现,她们的“研”途故事各有精彩。

张楠是越南语专业2016级学生,此前已推免至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攻读研究生。陈佳颖是越南语班班长,现已获得伦敦大学学院(UCL)管理学硕士录取。王彦文是希伯来语专业2016级学生,已推免至上海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学专业攻读研究生。黄巧玲是越南语班文艺委员,已考取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法律硕士研究生。

不同专业的同学住同一个宿舍,彼此之间会有隔阂吗?她们的回答是:完全不会。相反,因为大家学习的语言不同,时常会有“文化交流”。当被问到室友之间的关系时,她们不约而同地用“家人”来形容。“大家来自不同地方,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最重要的是理解、包容和尊重。”

开学必吃“团聚饭”,放假必吃“散伙饭”,以及一年一度的生日聚会是她们促进联系和增进感情的小妙招。同时,她们也会经常交流学习、公派留学、考研、就业等方面的各种经验,耐心倾听彼此遇到的困难挫折,再集团体之智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大四申请季来临后,陈佳颖常常一天泡在图书馆准备申请材料,很晚回到寝室。每每回到寝室,她就会被室友们的热情欢迎所包围,“互相打趣几句,再约着一起去洗澡,一天的疲惫就一消而散了,有时还会看到桌上有他们放的小零食小糖果。”

作为复习考研大军中的一员,黄巧玲也少不了室友们的理解、鼓励、陪伴与督促。寝室里装了打印机,于是张楠坚持每天帮助黄巧玲打印复习背诵资料。“有时我想偷懒,但她一问我要打印的文本,我就会想起资料还没背,于是产生负罪感无法偷懒,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监督吧。”

回望本科四年,四人都有许多幸福的回忆:大二的时候,寝室里三个同学参加同一个大创项目,不会剪视频的她们从零开始,通力合作,奋战到后半夜才完成了第一支视频;陈佳颖在越南备考雅思时压力很大,张楠便约上黄巧玲在她考完后一起吃了顿豪华烤肉;在宿舍内用一台榨汁机,分享鲜榨水果汁的美味……一件件小事琐碎却温暖,把四个女孩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关于读研的方向,她们很早就已经确定了目标,并执着坚定的为之努力着。张楠从小就对新闻媒体工作很是向往,“选择新闻是因为媒体始终在第一线,我可以在接触不同领域之后,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或者新传本身就是最适合我的,目前还尚未可知。但是我很期待多方面尝试,用热爱引领未来之路。”张楠这样说。

陈佳颖在本科期间曾参与过一个车企出海项目,作为团队中唯一一个会越南语、了解一点东南亚文化的成员,她通过小语种查询了东南亚各种法律法规、市场布局等,成功填补了双方的空缺。这次经历让她意识到,现在既懂语言、通文化,又有商科背景的人才确实较少,这便成为她研究生申请商科专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王彦文对以色列历史、多元文化社会以及以阿格农、阿摩司奥兹为代表的犹太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大三时公派希伯来大学的留学经历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瞭望山上的校舍鸟瞰圣城耶路撒冷,在春城特拉维夫的海滩感受地中海吹来的暖风,这一片的土地上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和互相碰撞的不同文化勾起了我的探索之心。”未来,王彦文希望通过自身所学,努力弥补国家在希伯来语和以色列研究方面的不足。

在上外一直以来提倡的“多语种+”人才培养模式下,黄巧玲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最终选择了法律硕士专业。现在,黄巧玲终于如愿:“我会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学习,夯实基础,在完成课上学习任务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实践,为将来争取成为多语种法律从业者奠定基础。”

记者 程媛媛 通讯员 徐蕴怡

责任编辑: 程媛媛